眼下,在工程技術公司,中海油監督中心鉆完井數據中心專家在線決策系統與海上鉆完井平臺實時進行數據交互,工程數字技術應用中心對秦皇島32-6智能油田(二期)項目全面統籌,上線試運行工作緊鑼密鼓推進……圍繞油田研究技術服務,工程技術公司加快布局,打出一套“組合招”,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重塑業務新面貌,以亮眼的成績高效駛入AI(人工智能)賽道。
數字化轉型助力高效鉆完井
鉆完井是油氣勘探開發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需要精準的數據支持和高效的作業管理。為此,工程技術公司中海油監督中心鉆完井數據中心從2005年引進數據庫,將鉆完井數據軟件化管理,2017年,自主開發動態數據庫,建成WellReport系統。
該系統在中國海油全面(mian)應用,每天將采集(ji)數據匯(hui)總到專業(ye)庫(ku),通過映射工具將專業(ye)庫(ku)新增數據定(ding)時(shi)同步更新到數據湖項目庫(ku)。
截至目前
已接收的10225口鉆完井
動靜態數據全部入湖
擁有寶貴的1788萬條數據
確保數據資產安全深度開發利用
不僅如此,工程技術公司把傳統遠程作業支持轉變成大數據可視化多維度支持,形成:“前方(項目組)主戰、后臺(班組)主建”格局,建成遠程作業支持體系,高效運行“實時共享——陸地分析——海上指揮”海陸聯合高效決策作業模式,全面實施“鉆前預測——隨鉆跟蹤——隨鉆優化——鉆后總結”高效決策支持機制。
2021年,中國海油以墾利16-1油田為試點開啟“新優快”創新工程,項目試點的23口井中最大水垂比3.17,達到國際公認的最難程度,并且存在垂深淺、斷層多、摩阻高、扭矩大等難點。工程技術公司打破傳統數據支持方式,建立輔助決策辦公室,采取“鉆前預測、實時跟蹤、鉆后評估”方法,形成閉環數據分析模式,動態監測作業效率,對關(guan)鍵參數偏離及時預警分析,同(tong)步提(ti)供提(ti)效建議(yi)。
更為重要的是,基于可視化等技術手段,攻克鉆進摩阻高、漏失風險大,套管難到位等難題。
鉆完井作業效率提升58%
5次打破我國海上鉆完井紀錄
作業工期從設計462天降至192天
實現“新優快”安全高效鉆完井
2022年5月(yue),該作業模式助力渤中19-6凝析氣田A10井(jing)完成(cheng)井(jing)深5813米,刷新(xin)渤海油田井(jing)深新(xin)紀錄,節省工期(qi)13天。2022年,全年助力“新(xin)優快”項目(mu)完成(cheng)鉆井(jing)17口(kou),完井(jing)17口(kou),提效26.3%,為現場提質增效貢(gong)獻數(shu)字化(hua)力量。
工程技術公司推動遠程作業支持智能化轉型,開發基于地震數據特殊性處理及深度學習斷裂識別技術等4項智能化關鍵技術,成功應用于曹妃甸6-4油田和渤中34-9油田,井漏預測結果準確率高達85%以上,為現場作(zuo)業方(fang)案優化提供了(le)數(shu)據支持(chi)。
此外,工程技術公司將智能算法和大數據系統引入鉆完井時效分析。2022年3月,對圭亞那開發項目作業時效全面分析,助力海油國際深水鉆完井項目實現精細化管理。同時,復刻推廣墾利16-1油田“新優快”時效分析模式到上海、深圳、湛江等區域,全年完成786口井時效跟蹤分析及支持,助力有限公司節約作業工期2263天,實現鉆完井施工提質增效10.5%。
隨著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推進,工程技術公司正在引進智能數據治理工具,以深度學習技術為基礎,實現數據質量的智能化檢查和治理。這將確保數據價值充分發揮,為中國海油鉆完井智能化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勇當海上智能油田建設先驅
秦皇島32-6油田是一座運行20年的(de)老油田,僅用一年時間(jian)就實現華(hua)麗轉(zhuan)身,蛻(tui)變為“智能、安(an)全、高效”的(de)海上整裝智能油田,這對于工程技術公(gong)司(si)來說是首次(ci),是巨大的(de)挑(tiao)戰。
工程技(ji)術(shu)公司工程數字(zi)技(ji)術(shu)應(ying)(ying)用(yong)中心連夜(ye)緊急召集核(he)心骨(gu)干,當晚確定項目(mu)組核(he)心成員。如何在短短的一年中,應(ying)(ying)用(yong)新一代信息技(ji)術(shu)建成具(ju)有海油特色(se)的智能油田?項目(mu)組采取非常措施,開足(zu)馬力,全速推進。
項目組自費購買《智能油田》《數字化轉型的道與術》《中臺架構與實現》《華為數據之道》等專業書籍,系統加強學習。同時,請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數字、通訊技術頭部企業、高校的技術人員深度交流。
項目組每天派出業務專(zhuan)家與有(you)限天津分(fen)公(gong)司秦皇島32-6智能油田項目組的同事一起辦公(gong),充(chong)分(fen)調研海上油田生產(chan)各崗位面臨的問題(ti)和希望提升的方向。
終于,歷時2個月,項目組確定了秦皇島32-6智能油田建設(一期)“7+1”建設目標(安全管理智能化、油藏管理智能化、生產管理智能化、現場巡檢智能化、設備運維智能化、遠程決策指揮、綜合管理智能化、運營管理優化),以及4個方面的17項建設內容。
接下來,項目組制定詳細的項目倒排計劃,時間分解到天,任務落實到人。開發人員采取封閉式集中管理,近百人的團隊幾乎晝夜不停,連續奮戰。歷時18個月,編寫了138萬行代碼,實現了81個微服務。
2021年10月(yue)15日,中(zhong)國海油(you)秦皇島32-6智(zhi)能(neng)油(you)田(一(yi)期)項目全面(mian)建成投(tou)用。這是我國首個海上(shang)智(zhi)能(neng)油(you)田建設項目。該(gai)項目應用云計(ji)算、大數(shu)據(ju)、物聯網、人工智(zhi)能(neng)、5G等信(xin)息技術為(wei)傳(chuan)統油(you)田賦能(neng),實現流程再造,在渤海灣打造了一(yi)個現代化(hua)、數(shu)字化(hua)、智(zhi)能(neng)化(hua)的新型油(you)田。
該項目首次在海油石油工業開發生產安全管理中實踐AI智能識別、人員定位、三維數字引擎等先進技術,開創了智能安全管理新模式,有效降低年事故發生率。
該項目通過物聯網技術,對生產數據、設備狀態數據、視頻數據等進行采集與過程監控,實現生產設備信息在生產操控中心集中管理控制和預警。
該項目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將油藏專家們幾十年的油藏分析經驗做成了計算機幾分鐘即可得出最優方案的算法模型,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措施有效率達到90%,有效縮短研究時長,全面提升油藏管理效率。
該項目首次在海洋石油開發領域應用能耗管控技術,實現海上能耗與碳排放精細管控。
在工程技術公司工程數字技術應用中心支持下,秦皇島32-6智能油田(一期)形成了8大核心技術,突破了3項關鍵核心技術,初步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海上智能油田解決方案,為智能油田全面建設和生產運營模式創新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為中國海油2035年全面建成智能油田奠定了基礎。
*本文來自公眾號海油發展